"昨天还在烫火锅看江景,今天就成废墟了!"7月16日,重庆南岸区莲花山脚下,卖饮料的王阿姨望着空荡荡的停车场直叹气。这座曾被称作"渝达拉宫"的网红打卡地,在经历短暂辉煌后,因违章搭建、安全隐患等问题被全面拆除,20余户商家损失惨重,有的甚至血亏超200万。
一夜爆火成顶流,乱象丛生引争议
没人能说清莲花山具体何时走红。今年春天,小红书、抖音突然被"边烫火锅边看长江"的视频刷屏。镜头里,年轻人坐在山林间的露天茶摊,脚下是壮丽的渝中半岛,夜晚灯火通明宛如"渝达拉宫"。数据显示,五一假期单日游客量突破2万人次,外地车牌占比超60%。
但爆红背后隐患早已埋下。据南岸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报,莲花山50余亩经营用地中,30余亩属金瑜盛公司租赁,10余亩为村集体农地,均未办理完整商业手续。更严重的是,商家为扩张私拉电线、堵塞消防通道,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被改造成"水泥森林"。
"从1家到50家,垃圾遍地、交通瘫痪。"市民李先生展示手机里的对比照:2024年还是绿意盎然的山坡,2025年已布满蓝色帐篷和水泥台阶。某地质专家实地勘察后警告:"斜坡土质松软,暴雨季存在垮塌风险。"
重拳整治全拆除,商家血亏百万计
7月15日凌晨,南岸区一纸通告让沸腾的莲花山瞬间冰封。通告称:"因安全整改需要,莲花茶摊区域全域停业,实行封闭管理。"当晚,200余名执法人员进场清退,30辆货车连夜运走设备。某商家哭诉:"刚花50万装的喷雾系统和台球室,拆得只剩废铁。"
拆除现场,工人正用氧割机切割钢架,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。经营3年的张老板算账:"建材全靠人工背上山,运费比材料还贵。这次只赔10%,亏了230万。"更残酷的是,80%商家投资未收回,有人抵押房产贷款,如今负债累累。
官方解释整治三大原因:土地手续不全:50亩经营用地中,仅部分办理临时建筑许可;生态破坏严重:山林植被覆盖率下降40%,水土流失加剧;安全隐患突出:私拉电线达2公里,消防通道不足3米宽。
未来规划引期待,商家生计待破局
尽管现状惨烈,但规划图显示希望仍在。据《重庆市南岸区F15单元01街区详规》,莲花石龙片区将转型文创旅游地,商业面积达47.2万方,相当于3个北城天街。某设计院透露:"将保留观景平台,新建生态步道和文创市集。"
但商家等不起。经营火锅的王姐叹气:"现在每天睁眼就是2000块房租,规划落地至少一年。"南岸区商务委回应:"已协调银行提供低息贷款,并预留21个抽签摊位。"然而,某法学教授指出:"补偿标准低于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条例》,或引发诉讼。"
深度追问:网红经济如何走远?
莲花山事件暴露三大痛点:监管滞后:2025年《网红景点管理条例》尚未出台,多地仍按传统景区管理;商家短视:76%受访商家承认"先赚钱后补手续",某律师称"涉嫌非法经营";游客素质:现场遗留垃圾中,外卖包装占比达65%,志愿者团队每周清理3吨。
某高校旅游学院教授建议:"可借鉴莫干山模式,建立'预审批+动态监管'机制。"他举例,浙江对网红民宿实行"建设期全程督导",违规立即叫停。
写在最后:废墟之上的启示
当推土机碾过最后一片帐篷,当商家的哭声混着江风飘散,莲花山的故事像面镜子:照见网红经济的狂欢与代价。正如某网友所言:"流量是糖,合规是药,缺了哪样都难长久。"下次遇见爆火打卡地,或许该多问一句——这美景,能留到明天吗?
免责声明:本文案例经极目新闻、重庆网信办核实,拆除数据引自南岸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,具体政策以《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》为准。
炒股资金杠杆,股票十倍杠杆,顶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