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国祚,皇帝们个性鲜明。有开创基业的雄主,也有兢兢业业的守成之君,但提到荒唐、怠政甚至祸国的“昏君”,大家脑海里恐怕会立刻跳出几个响当当的名字。其中,明武宗正德皇帝、明世宗嘉靖皇帝以及明神宗万历皇帝,常常被后人并称为明朝的“三大昏君”。这三位爷的“事迹”,那真是一个比一个离谱,一个比一个能折腾。
被宠坏的“叛逆”大玩家
故事得从正德皇帝朱厚照说起。这位爷在很多人眼里,简直是皇帝界“放飞自我”的巅峰人物。他老爸弘治皇帝是明朝乃至历史上出了名的模范皇帝,一生勤勉,感情专一,把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可能是爹妈管得太严,要求太高,反而激起了朱厚照内心强烈的逆反心理。弘治一死,朱厚照一登基,就像脱缰的野马,完全冲破了束缚。
展开剩余85%他彻底厌倦了紫禁城这个“黄金牢笼”,最大的乐趣就是偷跑出宫,玩的是心跳。他给自己在宫外建了个豪华游乐场,叫“豹房”,里面有各种珍禽异兽,更有来自西域和各地的美女。
这地方成了他真正的“办公”和生活场所。皇帝最热衷的“职业”是当将军。他封自己为“威武大将军朱寿”,带着一帮宠臣太监,非得千里迢迢跑到边境要塞,比如宣府、大同这些前线军事重镇去“驻防”。
为了过打仗瘾,甚至还跟蒙古小王子真刀真枪地干了一架,史称“应州大捷”,这事听起来挺猛,但过程相当悬乎,对整体边防没啥实际大用,纯粹满足个人英雄主义幻想。
正德的荒唐事一箩筐:强抢民女、掠夺民财供自己挥霍;宠信刘瑾、钱宁、江彬这些佞臣,让他们权倾朝野,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;更奇葩的是,自己没事干还玩“离家出走”,闹得朝野不得安宁。
他把皇帝应有的威仪和责任,完全当成了儿戏。他像个永远长不大的、被惯坏的孩子,只顾着自己玩得开心,至于朝廷怎么运转?国家会怎样?他似乎完全没概念,也懒得去想。结果嘛,年纪轻轻就因为玩乐过度把自己折腾死了,连个儿子都没留下,留下个烂摊子给堂弟朱厚熜,也就是嘉靖皇帝。
炼丹修道,权谋控局的二十年“宅男”
如果说正德是“动如疯兔”,那接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,年轻的时候可真是“静若处子”。他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,一上来就为了给他亲爹争名分,搞了个震动朝野的“大礼议”,愣是凭借聪明和强硬手腕,斗倒了以杨廷和为首的老臣集团,硬是把自己老爹抬成了皇帝。这场胜利,奠定了他在位前期乾纲独断的基础。
早期,嘉靖还真干了些实事,比如整顿吏治、清理勋戚田庄、改革赋税制度,一度有所谓的“嘉靖中兴”的苗头。但好景不长,这个人的聪明劲儿很快就用到别的地方去了。
他是个极度自我的人,信奉道教,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。大概从嘉靖二十一年(1542年)“壬寅宫变”之后吧(几个宫女实在受不了他的虐待,差点把他勒死),他对大臣和宫女、太监都产生了极度的不信任和恐惧,直接搬出乾清宫,躲进西苑万寿宫(玉熙宫),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“不上朝”生涯。
他在西苑的主要工作就是:潜心修道炼丹。为了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,需要大量的原材料,比如朱砂、水银、铅、处女经血等等(听起来就瘆人),这些东西耗费巨大。全国各地官员拼命搜刮,民间苦不堪言。
他同时还是个权谋大师。虽然不上朝,但整个朝政牢牢控制在他一人手中。他靠着批阅奏章,利用言官互相攻击(比如著名的“弹章”满天飞),拉一派打一派,让严嵩、徐阶、高拱等阁臣斗得你死我活,自己稳坐钓鱼台,确保没有人能挑战他的绝对权威。
这段时期,国家机器看上去在运转,实际上效率低下,吏治腐败严重,东南沿海倭寇猖獗,北方蒙古俺答汗屡次寇边(甚至兵临北京城下),财政入不敷出,整个大明王朝的元气就在他这种长达二十多年的神秘炼丹+远程遥控中,被严重消耗和削弱了。
耗尽国运的“摆烂王”
前两位昏君的故事够离谱了吧?但要说对明朝国运的摧毁程度,还得看压轴出场的万历皇帝朱翊钧。这位爷在位四十八年,却创下了三十年不上朝的惊人纪录,直接把“躺平”玩成了王朝绝症。
万历的前十年其实挺风光,但这全靠老师张居正撑着。张居正推行“一条鞭法”改革赋税,整顿吏治,硬是把空虚的国库填满了。可张居正刚死,万历立马翻脸不认人,不仅抄了老师的家,还把新政全废了——这操作简直是自毁长城的教科书案例。
更离谱的是,因为和大臣们赌气(比如立太子之争),万历干脆开启“非暴力不合作”模式。奏折堆成山?不看!官员空缺不补?不管!朝廷开会?不去!整个国家机器在他手里锈迹斑斑,六部瘫痪、党争四起,像一台没人维修的老车,零件都快散架了。
最要命的是,这位爷对捞钱格外积极。为了填自己的小金库,他派太监当“矿监税使”全国搜刮,搞出臭名昭著的矿税,逼得百姓砸锅卖铁。辽东努尔哈赤趁机崛起,明朝精锐在萨尔浒之战中被他瞎指挥到全军覆没,这一仗,彻底敲响了明朝的丧钟。
谁是真正的“昏庸天花板”?
把三大昏君放一块儿比比,差距就出来了。
正德朱厚照像被惯坏的熊孩子,折腾得鸡飞狗跳,但破坏力集中在宫廷内部;嘉靖朱厚熜躲在西苑炼丹遥控,虽然掏空国库,但至少权术控局没让朝廷彻底停摆;万历朱翊钧呢?他是直接给帝国“拔管”了,三十年的持续摆烂,让官僚系统瘫痪、边防形同虚设,连补救的机会都没留给子孙。
但为什么标题说“这位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”?因为还有一位隐藏选手的破坏力更恐怖,明英宗朱祁镇!这位爷干的事堪称“昏君全家桶”。
宠信太监王振,把朝堂变成菜市场;硬带20万精锐亲征瓦剌,结果在土木堡全军覆没,自己成了俘虏;被俘期间配合瓦剌人“叫门”,差点帮敌人攻破大明边防;复辟后第一件事就是冤杀救国功臣于谦,寒透天下人心。
朱祁镇只用一场仗就败光仁宣两朝积累的家底,让明朝由盛转衰。后续皇帝再努力,也填不平他挖的巨坑。
昏君的“遗产”
明朝三大昏君各有“绝活”,正德挥霍的是祖宗威信,嘉靖透支的是国库元气,万历碾碎的是制度根基。但若论单次破坏力之猛、做人底线之低,朱祁镇的“土木堡+杀于谦”组合拳,确实无人能及。
历史没有如果,可每当翻到这一页,总让人忍不住想:若于谦不死,若那二十万精锐尚在,大明是否不会在1644年黯然落幕?可惜,昏庸的代价,终究由整个王朝埋单。
发布于:江西省炒股资金杠杆,股票十倍杠杆,顶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